“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平安是民生之需,稳定是发展之基。2025年上半年,山寨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平安建设和主动创稳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固本强基、主动创稳为主线,以建强阵地、规范运行为依托,以源头治理、化解矛盾为抓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促进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扎实推进主动创稳工作走深走实,为全乡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突出强基固本,扎实推进主动创稳取得实效。坚持把主动创稳主动创安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把政法工作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工作推进会对全乡主动创稳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主动创稳、综治维稳、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的领导,听取工作进展、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准确掌握辖区内治安动态和现状。建立了“主动创稳情报信息专报”制度,严格落实零报告、日报告、周专报、月小结机制。坚持用好政法、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员对各村综治、信访、矛盾纠纷等工作开展情况及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止目前共召开各类会议6次,解决各类问题32个。
二是聚焦源头治理,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深走实。全面加强重点人群摸排管控,强化风险研判和动态评估,对全乡重点人员实施量化赋分,落实蓝、黄、红三色预警管理。科学划分基础网格9个,配备专职网格员9名,成立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9个,选聘人民调解员27名。网格员充分发挥“触角广、人员熟、情况明”的优势,深入村社常态化开展重点人员走访、人员信息采集摸排、政策法规宣讲、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各类信访事项31件,已办结答复24件;摸排各类矛盾纠纷57件,成功调解50件,源头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三是聚力规范建设,有力推动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严格落实综治中心“五有目标”和“五个规范化”建设要求,持续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实战化运行,将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人员、阵地、场所有机融合,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名,科学划分信访接待室、纠纷调解室、网格管理室、视频会议室、分析研判室等功能区域,形成由综治中心牵头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工作模式,有效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服务水平。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着力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乡综治中心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引擎,深度整合各类政法平台数据资源,着力构建高效智慧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依托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陇情e通”APP、“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平台,建立健全诉求快速受理、即诉即办和限时督办机制,形成了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精准分流、闭环化解”的“一站式”工作新格局,切实做到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效办”。
五是构筑宣传矩阵,以普法教育推进群众文明指数。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矛盾纠纷防范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条幅、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围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禁毒、反邪教、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多措并举深入群众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上半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平安是发展的基石,稳定是幸福的保障。下一步,山寨乡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持续深化综治工作,细化落实举措,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基层现代化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撰稿:马龙 编辑:谯碧琦 审核:郑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