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动态

多彩活动让孩子们收获别样假期

发布时间:2025-07-29 15:35 来源:华亭市城市社区 责任编辑:袁晓娟
分享到:

近日,为期两周的九龙路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正式结课,开课期间,科学小实验、红色故事大讲堂、心理疏导、运动游戏等丰富活动接连上演,不仅解决了家长“暑期带娃难”的问题,更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收获成长,成了社区里最热闹的“快乐驿站”。


趣味课程“玩中学”:动手体验里藏着知识密码

“老师,我的头发立起来啦!”“我用手语比出‘老虎’啦!”。托管班的课堂上,“学知识”从不是枯燥的背诵—科学小实验、手语课等课程用“动手做”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解锁知识点。

科学实验课是最受欢迎的“爆款”。“大家先把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靠近头发试试!”,大学生志愿者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拿起气球,看着头发立起来的瞬间,兴奋地拍手:“这就是摩擦起电吗?太神奇了!”更让人期待的是“隐形字”实验:孩子们先用加了维生素C的水在纸上写字,等水干后,纸上看不到任何痕迹,可当大学生志愿者用喷壶把碘伏轻轻喷上去,刚才写的字竟然慢慢显了出来。“因为添加了维生素C的水和碘伏会发生反应哦!”老师一边解释,一边让孩子们轮流尝试,有的写自己的名字,有的画小笑脸,玩得不亦乐乎。

手语课上,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孩子们认识“12生肖”手势:食指和中指弯成“兔子”的耳朵,手掌弯成“蛇”的曲线,拳头捏紧像“老鼠”的小爪子……“比完‘龙’的手势,我们来编个小故事吧!”孩子们用刚学会的手势“演”起生肖故事,无声的动作里满是童趣。象棋课上,老师从“马走日、象走田”的基础规则教起,再通过简单对弈引导思考:“如果对方出‘炮’,你要怎么保护自己的‘兵’?”逻辑思维在棋盘上悄悄萌芽。


共驻共建“送干货”:红色故事与心理疏导双滋养

依托共驻共建资源,社区邀请辖区多家驻区单位“送课上门”,红色教育、健康知识、心理疏导、科普体验等轮番登场,让孩子们的假期视野更开阔。

党校带来的“红色故事大讲堂”里,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着两个动人故事:“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墨汁当成红糖蘸粽子吃,还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因为他知道,这本书能给更多人带来希望。”“我们华亭有位叫王月梅的女党员,她是当地第一名女党员,当年冒着危险给红军送情报,哪怕遇到困难也从没想过放弃。”故事讲完,孩子们举手提问:“我能像王月梅奶奶一样勇敢吗?”“当然能,做好身边的小事,比如帮同学、爱家人,就是勇敢的开始呀!”

“要把牙刷斜45度,轻轻放在牙齿和牙龈之间,小范围转动。”市医院带来的“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则很“实用”。医生带着牙齿模型讲解“蛀牙是怎么来的”,还现场演示“巴氏刷牙法”,孩子们跟着比划,还互相检查“有没有刷到每一颗牙”,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了正确刷牙的重要性。在心理疏导课的现场,来自市医院的心理医生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通过互动游戏、案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缓解情绪压力。市法院在职党员用漫画PPT《漫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开课,通过“被同学欺负该怎么办”“陌生人给东西能要吗”等情景,告诉孩子们:“法律就像保护罩,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家长,也可以相信警察叔叔。”在科协组织的参观科普大篷车活动中,机器狗比心、无人机升空、科普玩具拼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科技魅力。


文体结合“乐成长”:运动学习与欢笑都不缺席

“既要学得扎实,也要玩得开心”,社区托管班用“动静结合”的安排,让孩子们的假期充实又轻松。乒乓球台前,辖区乒乓球爱好者正手把手教孩子们握拍、发球,“手腕用力,眼睛盯着球!”孩子们挥着球拍练习,汗水顺着脸颊流下,却笑得格外灿烂;太极拳区则是另一番景象,老师带着大家慢慢舒展手臂,“吸气、下沉,就像小树苗在扎根”,动作虽慢,却让孩子们渐渐学会了专注。

“这道数学题可以画线段图”“这个生字的笔顺要注意”,每天的作业辅导时间则是“安静的加油站”。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搭档坐班,耐心的讲解让孩子们不再害怕难题。上四年级的小宇说:“在家写作业总是走神,在这里和同学一起写,还有老师帮忙,很快就写完啦!”

这个暑期,九龙路社区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暑期公益托管班,用丰富的课程、贴心的陪伴,让孩子们在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在趣味体验中收获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收获友谊。下一步,九龙路社区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更多关爱少年儿童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在辖区营造共同关心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撰稿:张晓春   编辑:袁晓娟    审核:严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