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动态

上关镇:党建赋能“产业链” 激活联盟“动力源”

发布时间:2022-11-18 10:30 来源:华亭市上关镇 责任编辑:沈芳霞
分享到:

上关镇坚持用活用好“党建+产业”这把“金钥匙”,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联盟,整合党建优势资源,推动乡村产业一体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旺、乡村兴的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党建的旗帜在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图景中熠熠生辉。

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引擎

镇党委指导镇域内11个村党支部,结合各自产业发展特点成立了产业联盟,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上关镇产业联盟一经成立,就及时讨论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党员致富带头人共享共带机制等工作制度,细化了年度工作计划,开展观摩交流互学活动1次,举办技术培训1次,设立党员先锋岗10个,让联盟内党员种植能手以“手把手”的方式教群众学会科学种养,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片带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上关镇党建办主任马艳说。

上关镇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原则,组织开展结盟签约、技术培训、观摩交流、技术指导四项活动,建立区域化组团式党建产业联盟3个,合作社12个,培养党员致富能人23名,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片区产业整体布局、协同发展、互促共进,以党建串起了“产业链”,党建“软实力”变成了产业发展“硬支撑”。

资源整合,实现共建共享

处在关山林缘区的王家沟村,今年紧扣平凉红牛产业链要求,争取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设项目,打破地域界限,整合联盟内各类资源要素,发展肉牛养殖的几个村实现资源、技术等发展要素共享共用。

“我们引导磨坪村、小川村等加入到肉牛产业联盟,邀请到联盟内党员养殖能手开展培训,目前已建成人畜分离养殖小区1处,建成大棚8个,养殖肉牛83头。”上关镇党委副书记张晓东说。

上关镇指导每个产业联盟成立后,由联盟内各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建立联盟共享资源清单,整合各联盟成员单位的人才、技术、资金、阵地等各类资源,并与需求有效对接,实现产业内各环节的互融互通,有力促进片区产业抱团发展,收到了党建引领产业联盟“1+1>2”的效果。

党员齐动,集聚发展合力

党员干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乡村产业发展的成色。上关镇在推进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建机制,抓队伍,强引领,引导党员干部向产业联盟内聚集,切实在乡村产业发展一线动起来、干起来。小川村、上关村积极争取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建成“一场两用”的饲草加工厂1处和粮食晾晒场1处,同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和“保底分红”的原则,入股育农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规范化经营,目前已配备玉米青储收割机2台、打包机3台,整个项目每年可给小川村带来村集体收入4万元,上关村集体收入3.5万元。

小川村养殖大户米玉龙说:“刚开始,养牛也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新买的肉牛不知道怎么回事变得越来瘦,幸好镇上积极衔接,镇畜牧兽医站派来了技术指导员,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解决了我的养牛困惑,所有肉牛也都慢慢变得壮实起来了,能繁母牛也顺利怀上了牛宝宝,我还种植了100亩饲草玉米、100亩苜蓿,同时利用镇上提供的饲草加工车间进行加工,养牛的饲料也有了来源”。

上关镇着眼解决农村党员群众在产业培育发展中少方法、无技术、缺经验等难题,按照产业链建设要求,建立主要领导跑项目、分管领导抓推进,班子成员包村的“三包”机制,积极衔接镇畜牧兽医站全覆盖开展技术指导,为全镇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深度融合,提升工作成效

“镇上在以前核桃栽植的基础上,今年扩大栽植规模,为确保全镇核桃管护取得预期成效,切实解决部分村发展产业规模小单散,产品质量参不齐、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及时成立了核桃产业联盟,共定种植标准、共办技术培训、共抓产品质量、共拓销售市场,变各村之间的同质竞争为同向并进,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核桃产业发展全过程,形成打造“上关核桃”靓丽名片的强大合力,实现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蝶变。”上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车涛满怀自信的介绍。

上关镇始终把抓党建促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紧紧围绕“抓党建、兴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大力发展肉牛、核桃、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全镇呈现出党建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镇养殖肉牛9000余头,种植药材1000余亩,种植核桃2.3万亩、黄豆1800亩、冬小麦1万亩,建设有机肥生产线1条,生产有机肥200余吨,预计年产值将达到500万元。

(作者:梁云    审核:马艳    责任编辑:沈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