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华亭 > 华亭名人

陶艺大师杜如桐

发布时间:2025-05-12 15:23 来源:华亭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华亭融媒体
分享到:

杜如桐(1922年-1996),华亭县安口镇人,中国工业美术协会、全国陶艺艺术协会、甘肃美术艺术学会会员。1991年获省工业厅“甘肃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48年,他毕业于平凉师范,同年8月在安口任教。他对江西陶瓷有着浓厚兴趣,希望有朝一日能去江西亲自目睹江西陶瓷制作。1953年进入建国陶瓷厂,开始从事陶瓷釉下彩绘的工作。经过潜心钻研,创制出釉下花鸟和山水画新人工艺,得到同行和领导的高度评价。1954年创制釉下印字新工艺,1955年创制釉下彩绘图案新工艺,至今沿用该工艺。1956年8月被派往江西景德镇学习陶瓷彩绘。在陶瓷名家刘雨岑、王云泉等老师的教导下,他感悟到陶瓷美术是一门融科学性、技术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学习期间他夜以继日刻苦钻研,虚心向老师请教,掌握了釉上新彩花卉画法、刷花工艺、粉彩技法和烤炉技术。

回厂后,在设备差、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反复试制,陶瓷产品的美术画面质量达到了景德镇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填补了安口陶瓷历史釉上彩绘产品的一大空白。之后,他带领10名学徒共同攻坚,开辟了烤花瓷产品大批量生产途径。1958年夏,在“肃反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热爱陶瓷艺术的志向不改。1959年接受画坯任务,一是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甘肃厅画茶具花盆,二是为平凉地区建国十周年工业展览会画大小花瓶、花盆、茶具、酒具等。1962年春,功课蒸馏画瓷、调色用油的技术难关。该项目被平凉地区列为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现场会先进项目。同时,他悉心探索的“新彩花鸟画法”、“新彩人物画法”、“骨法兼采光画对虾”均取得成功。1966年2月至1973年3月,他被迫告别画室,到安口砖瓦厂接受劳动改造,身心受到极大摧残。此时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安口陶瓷厂调他回厂搞细瓷彩绘,他得以重操心爱的画笔,实施“釉上新彩山水画”的改进。他创制的“雕塑产品海绵装色法”、“粉彩菊花画法”取得成功,“釉下喷彩试制”成功,撰写二万八千字论文《陶瓷生涯的浪花》。

1983年3月,带学徒到靖远陶瓷厂学习丝网釉下花纸印刷工艺,同年调到厂技术科从事彩瓷彩绘,烤炉美术设计。装饰培训教材。编辑成《陶瓷美术》一书,用以指导生产,培养人才。

1985年底,他已近花甲,尝试壁画制作。1986年受庄浪县委县政府聘请,创办庄浪工艺美术厂,专上瓷砖壁画项目。建厂之初,从设计炉型、打砖、烧砖到瓷砖装炉、整摞、装码都是他与学徒共同完成。不久新产品问世,订货源源而至,仅1988年就超额完成产值24940元。超额完成任务66.24%。三年中他亲自设计彩绘的壁画有:《雨后关山》(10.71平方米,庄浪县招待所)《崆峒春晖》(11.3平方米,平良地区电力局)《六盘雄姿》(24平方米,隆德县宾馆)、《庄浪山水》(平凉宾馆)。为增加产品种类,他又研制成功花写壁画和波彩挂盘。产品代表庄浪县参加天津外贸会议,受到专家高度评价,被日本友人高价收购。1988年,他被平凉地区行政公署授予“振兴平凉经济,创办集体企业功臣”的称号。

他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培养陶瓷美术人才60多名,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为陶瓷美术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怀着对艺术的挚爱,他以为“一个成功的美术家必须具备伟大的人格和丰富的感情。每画一幅作品应该用心去画而不是用手去画”,“学画练字相结合”。如今他虽谢世多年,但其影响却永存于有志陶瓷书画艺术者的心目中。

(薛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