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华亭 > 华亭名人

赵时春觅华亭山水

发布时间:2022-05-09 15:17 责任编辑:华亭融媒体
分享到:

赵时春,字景仁,号浚谷先生,平凉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卒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享年60岁。时春14岁参加乡试,为“诗魁”,18岁参加会试,取得第一名,选官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历任刑部主事,翰林院编修、校书,山东按察副使,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提督等职。时春是明朝中叶有影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在仕途上三起三落,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求真务实,反对迷信虚无,并先后两次上书说明自己的主张,两次被除名。在军事上,他曾经训练山东民兵,守御京城北郊,并领兵赴晋北阻击蒙古兵。在文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撰写了《平凉府志》13卷,《赵浚谷文集》10卷,《赵浚谷诗集》6卷。唐顺之说:“宋有欧、苏,明有王、赵。”评价很高。赵时春是《明史》中列传的唯一一位平凉籍名人,他与华亭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时春也是一个“好山居”之人。从赵时春的一生看,除幼时随父亲到元城、沾化以及为官10年,在外地活动外,在平凉活动的时间大约有40多年。除了平凉府城和平凉县之外,时春在华亭县活动的时间最多。其主要原因,除了那里是时春岳父老家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华亭县山水风光的吸引。特别是两次罢官以后,时春以平民身份隐居乡里,游山玩水成了他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到了晚年,时春一度定居在华亭县偏僻的两亭沟,结草为庐,过着纯农耕的生活。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激发了时春的诗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和歌咏华亭山水的诗文佳作,从而为发展平凉地方文化和旅游事业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下面,我们分类介绍一下时春笔下的华亭山水风光。

一、华亭县城。华亭县是明朝平凉府所辖3州7县中面积较大的一个县,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明朝的华亭县城东望仪山,西有仙姑山,北有雨山,南临对仙山,芮河沿城南向东流去。据方志资料记载:县城周围5里180步。城墙高2丈。城濠深1丈5尺。当时的县治在城内西北部,始建于金朝大定二年(1162年),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重修县城西北角有一座唐代建造的佛塔,“塔高数十仞”,是当时城内最高的建筑物。自元朝初年,化平县(今宁夏泾源县)划归华亭县后,本县辖境扩大了,方志中说:华亭县“林木畅茂,人民鲜少,承平日久,渐益开辟。”(《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形胜》)

嘉靖十年春天,时春第一次罢官后,来到华亭县城,作《春日登华亭城》诗,描写了县城山环水绕、芳草如茵、鲜花盛开的美妙图画,诗云:“春归芳草无多路,水绕山城人几家。聊上孤墉凭以望,暖风吹折探春花。”嘉靖二十年(1541年),时春作《复古南门记》,记录了华亭县城由盛转衰的演变历程,充分肯定了知县齐宏、莫如德等人修复县城南门之事。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夏秋时节,时春先后两次去华亭县,看望岳父家人及亲戚,观赏那里的景观。华亭县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置义州;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为了避讳宋太宗赵光义之名,改义州为仪州;到了熙宁五年(1772年),州复县。至此。仪州先后存在了149年时间。《平凉府古迹考》记仪州故城:“与县城相连,西抵华尖山麓,东依仪山。”该城址位于今华亭县城西侧。时春曾到华亭县城西郊踏寻仪州故城旧址,“彼美西郊地,长天草木深,城隍余故国,杖履更登临。”“古来唯废塔,偏向夕阳明。”诗中所言“废塔”指的就是唐朝建造的佛塔,此塔近代被毁坏。在华亭县城,时春曾到一张姓人家中作客小饮,作《张氏园亭小饮》诗。先描写秋日景象:“陇州沟畔小亭台,晓日登临霁色开。秋稼离离垂地满,秋风飒飒使人哀。雨溪水韵落弦管,四面山光人酒杯。”接着,写与朋友登山寻幽及感想:“县南山北水之津,路人桃源不动尘,近出城门半一里,更携达者二三人。寻芳藉草吸新月,问柳攀花渡绿苹。”时春的妻兄居住在华亭县城南门外西侧,那里“半溪曲渡水,千树远迎门。”而妻兄住宅门前正对着王母官,“面前王母宫,兹地可幽赏,浩劫余空林,几回成独往。人稀钟磬微,路古石苔长,鸣鹤九皋来,因之动远想。”(《县南门近西妻兄园中小饮》)时春坐在妻兄的庭院中,品尝香茗,观赏芮河风光,感叹王母宫兴衰变迁,自是一番感受。

华亭县城有个万峰楼,登楼观景是一大快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时春登上万峰楼,远眺南山景色,心中十分畅快,“晚上万峰楼,南看绝顶阁,麦禾遍隰原,山水带城郭,群卉郁相依,孤云何所托,乃知静者心,不受山林缚。”(《万峰楼晚酌》)在晴日登上万峰楼,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恰,“试向晴楼望,悠然散客愁。禾麻天字动,草树川原秋。风急岫云减,山阴树影幽。去留从物理,吾道亦悠悠。”(《万峰楼晴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时春又一次到华亭县隐居,并多次登临万峰楼,观赏山川风光,他在《万峰楼睛眺》诗云:“一片秋声万迭山,晴窗遥对白云闲。情随飞鸟共来往,常在清风碧落闻。”时春在万峰楼上,一边观赏自然风光,一边手捧经史书籍,在自然风光的沐浴中领略先哲们的至理名言。一日,他认真阅读《周易》,读罢书后,作《万峰楼读易》诗:“古来玄理贵兼山,身共群山竟往还,孤鸟投林生漠漠,片云出岫自间间。”时春似乎从这群山之中领悟了经典蕴含的深刻哲理,有了许多收获。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时春到华亭参观了新修成的惠民渠,并作《惠民渠记》一文。当时,知县王官与时春等人至县西实地考察,确定了修建水渠的方案,组织民工修建了惠民渠。此渠始于仙姑山东麓(今西华乡政府所在地),截水向北,由上亭庙进人官道。再经过辛氏庄、张氏庄、刘氏庄,到宋代仪州故城西的刘氏沟,穿越古城内的塔寺(唐塔),然后由县西门入城,过城隍庙、关王庙,至县城东面的学宫,引水绕学宫一周,作为泮水,再出县城东门,而后人芮河。这条水渠灌溉了沿途大量田地。此举受到了百姓的称赞。也得到了平凉知府姚汝耔的肯定。时春参与了当时的修筑活动,见证了这项利民义举,并作文以记其事。

二、弹筝峡。弹筝峡位于华亭县西北部,平凉府城的西部,是一段险要的峡谷,也是古代陇山的一条重要通道。汉唐时期,弹筝峡已很有名,郦道元《水经注》云:“都卢山峡之内,常有弹筝之声,弦歌之山,峡口流水,风吹岩响,有似音韵也。”旧《华亭县志》记载:“弹筝峡,在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风吹流水,音韵铿锵,自成律吕,如弹筝声,故名,唐宋为戌守要地。”赵时春《平凉府志》记华亭县山川:“华亭东二十里为唐弹筝峡、金佛峡,南北水鸣石如弹筝,东距府成七十里。”因此,弹筝峡胜地是时春感兴趣的地方,嘉靖十年(1531年),时春游览此地,作《弹筝峡》诗云:“筝峡唐时道,萧关汉代名。连山接玉塞,列戌控金城。形胜双流合,乾坤一壑平。凭向瞻北斗,东北是神京。”

三、四条岭。位于华亭县西北部的四条岭也是时春经常光顾的地方。嘉靖十年春天,他游览了四条岭,在《四条岭》诗中写道:“久耕八里山,新垦四条岭。匹马下西风,斜阳照独影。岚生绣岘齐,木落苍山岭。得意大林泉,尘寰真土梗。”

四、陇山(关山)。平凉、华亭两县的西部是历史有名的陇山(关山),平均海拔在2千米以上,那里气候变化异常,六七月间常会发生雨雪和冰雹现象。时春于嘉靖十年农历六七月间去那里省亲游览,遇到了奇异的天象,当他来到郯氏庄,遭遇了来势凶猛的大雨雹,“震天雷雹昏无极,扫地风云卷太空。七月寒水来雪海,千岩飞瀑喷鸿蒙。”(《郯氏庄遇雹祈止志喜》)有一次,时春还看到了七月间陇山飞雪,他在《陇山七月雪》诗中写道:“层峰薄大阴,陇树郁萧森。”“冷逼香闺梦,寒通胡苑沙。”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夏天,时春游览了陇山,他自豪地说:“昼耕陇北云,暮宿陇北雾。久作陇上农,熟识陇北路。”由于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时春对这里的自然风情、百姓生活是十分了解的,他赞美陇北地区美丽的自然景观,“陇北之山石峥嵘,严牙高啄豺虎横。丹岑碧蚬光交日,峭壁垒嶂类削成。七月四月或霜雪,盛夏寒水夹电轰。即时嘉谷委泥土,终朝磊落象瑶琼。”不过,时春更加关心的是当地百姓生活的疾苦和艰难。并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为他们愤愤不平,“寇戎岂在倭与胡,殴民正是官和吏。陇北为农苦奈何,父母之邦不可弃。长歌自解还慰农,呜乎岂有终年计。”(《陇北行》)到了秋天,好友胡松来平凉,时春作陪,俩人又去了华亭县。时春说:“武亭唐季曾移县,宋休仪州亦驻军。斤斧无时山木静,吏胥多术闾阎焚。”(《和胡大参经华亭》)俩人还去华亭县西南部的吴山(今莲花台)游览,那里是秦汉时期帝王们祀先祖的地方,所谓“西岩地镇山川壮,祠祀天开札秩崇。主检封泥连华岳,云车访道亚空间。”(《和柏泉胡大参祀吴山》)六盘山是一座名山,是陇东与陇西的分界线。当年,大将军徐达率领明军从西向东越过六盘山,所以时春说:“元安西王避暑居,大将军徐式宁由此人萧关。”时春与胡松到那里观赏了六盘山雄伟的气势,参观了元朝安西王宫故址。他在《胡大参六盘山》一诗中写道:“六盘盘踞何峥嵘,势压华夷掩赤城。羽旆迎风烟塞静,星轺过雨汉关明。百年芜没胡王殿,千古雄蟠魏国营。遥想登高成赋处,临风三叹有余情。”

五、烂柯山。烂柯山位于华亭县西北部。据《平凉府山川考》记载:华尖山位于县城西侧,泉家山在华尖山之西,烂柯山在泉家山之西。相传,古时有个樵夫上山砍柴,碰见两位仙人正在弈棋。樵夫在旁边观棋。等棋下完后,樵夫发现斧柯已腐烂了,故称此山为烂柯山。时春在《烂柯山》诗中说:“昨时烂柯山,近在人寰内,”“英名播海内,流芳被千载。”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冬天,天寒地冻,时春又去府城以南的华亭县,在岳父老家的烂柯山、聚米山中生活了一段时间。所谓“郡城南面众峰幽,家在高峰最上头,”“烂柯聚米皆陈迹,今日重来感旧游,”罢官归来的时春已厌倦官场的险恶,爱山、爱水、居山便成了一种追求,那里自有诸多情趣,是俗人难以领略的,“不是山人性爱山,山人骨相本来寒,”“谁到岩深难遇侣,坐间亦有路来游,”“闲敲坐石云垂足。聊酌清泉草满湄,”“三时渴饮岩头雪,百里遥闻空外钟”(《山居三首》)

六、飞凤山。嘉靖十二年(1533年),时春在华亭县游览了飞凤山,该山位于华亭县西北部。《平凉府山川考》记载:“飞凤山,按《明一统志》,在(华亭)县西北一百里,形如飞凤。”张逢泰《化平县志》也说:“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径流经此。”时春在《飞凤山》一诗中描绘了飞凤山奇观:“簇簇低围树,纤纤小渡桥。烟云来宇宙,峰庙绝招摇。石凳连长蜷,松风自寂寥,仙人多风侣,遥似听吹箫。”

七、龙门洞。龙门洞位于陕西陇县新集乡南侧峡谷中,与华亭县上关乡毗邻,是一处道教圣地。那里山崖壁立,洞穴幽深,宫观林立,山清水秀。嘉靖十一年(1532年),时春去华亭县,游览了龙门洞,并在《等龙门洞望飞凤山》中写道:“试攀龙门梯,遥望凤山岭。秦陇回天小,岷梁绝塞阴。依微悬紫阁,昭迤列青林。千古雄图在,哀歌独至今,”次年,时春又去了一次龙门洞。他《龙门洞歌》诗中回顾了道教圣地的起源和发展,“我闻龙门洞,上有大还炉。娄景昔时居此地,往来不与人烟殊。景福曾构玉寰观,石室深藏金籍书。”接着描写了龙门洞景致,“其下峥嵘龙潭游,引水穿渠绕四周。细衔转轮石作堆,高奔急流水为沟。”最后,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易,“昔时仙子今谁在,寂寥空谷寒波流。”

八、王母峰。王母峰位于华亭县城汭河南岸,那里有一处道教场所,山上建有王母宫等建筑。嘉靖十一年,时春作《王母峰》诗云:“乘鸾王母去,此地尚空台。杯酒游人去,弦歌庙祝来。断碑埋碧藓,归路满黄埃。变幻安能及,观游亦壮哉。”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时春到华亭县参加了天西成知县在汭河南岸王母宫组织的儒者宴会。天西成,山西交城县人,举人出身,与嘉靖二十六(1597年)任华亭知县。时春在《华亭田明府招会邑博诸儒宿宴王母峰》诗中先写自己告别平凉,登临华亭县王母峰,“君侯为吏值仙县,况余人间粗隐见,尔来暂轰空同颜,载酒携登王母殿。”再写王母峰景观和众宾欢宴的场面,“暑气风吹林影凉,一吸万里青天面,尊中瑞气涵瑶池,眼底更无弱水岸。”“笑酌君候浮瓮春,众宾动色来相劝,可知冠盖尽风流,历指绘容光灿烂。”最后,时春赞叹隐居的闲适和登山的益处,“每叹朝来爽气佳,时将古者仙人羡,何如与子啸临风,天宽地广无争战。“酉灵酉灵光含湛露浓,始觉山人不贫贱,直待三花树开时,攀条折赠身强健。”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时春进人山中,寻觅一处被遗弃了的古城遗址——白院判故城。他在《晴日山行寻白院判故城》诗中写道:“山中宜雨复宜晴,锦树平铺万壑明。草上看风知物候,林间听鸟得新声。霏烟晓散分樵径,斜日回光照古城。复有前人争战处,可怜麋鹿亦曾惊。”

九、白崖山。时春的岳父叫做刘时中,字大本,乡贡出身,是华亭县人。白崖山和郯沟正是刘时中的家乡。时春常去那里看望岳父大人,并参加农业生产。时春罢官后成了普通百姓,除了读书写诗文外,还从事农业生产,郯沟是其从事劳动的地方之一。他在劳动中受到土匪的袭击受伤。据《平凉府志-寇戍》记载:“(嘉靖)十二年,余佃郯沟,贼阻击白崖山,被伤。其徒有识余者趋救,以告群贼,贼乃解去,自兹不复寇白崖。”据《平凉府山川考》记载:白崖山“在(华亭县)五村山极南。”《平凉府志·华亭县山川》记载:“白崖山,西南日土山,(飞)凤山。”张逢泰《华平县志-山脉》记载:“白崖山。在华平县(今泾源县)南三十里,崖土色白,故名。平凉府通志,白崖山在华亭县西北,笄头山南,泾水别源出此。”这里顺便介绍一下袭击时春的那股土匪。嘉靖七年,白岩川龙家峡(今泾源县南)人高大、高二、包皮、黄文等人聚众70多人为寇,经常四处活动。嘉靖十二年,在郯沟袭伤时春。华亭县义官刘廷松领兵搜山击匪,射杀高大、包皮、黄文,俘其余党,高二受伤后藏匿于山峡之中。后被静宁州巡缴义官烧杀之。

嘉靖十七年(1538年),时春又一次去岳父老家,登上白崖山,并作《登白崖五首》。诗中描写了白崖、陇山的崇高险峻和美妙的景色,以及自己陶醉山林的隐居生活。诗中写道:“独上摩云岭,遥瞻大震关。秦凉千里道。仪陇万重山。绿水乱分渡,白云出自闲。十年成昨梦,高卧碧峰间。”“我怀既浩荡,山色更峥嵘。难作丛桂别,况兼萱树情,三秋木叶赤,万点陇容清。行去数回首,骖騑向处停。”“龙门山洞好,飞驭此经过。峻岭欲乘雾,苔深担扪萝。牧童招石起,仙子采芝歌。吾亦庚桑者,因之咏在阿。”“凄其飞风雨,突兀朝那云。云雨梦何处,云霓望已勤。征嚣雄汉将,诅楚陋秦文。寂寞英豪客,空悲千载闻。”“五凤凌天起,三仙亦壮哉。川灵回抱闷,山势兢崔嵬。洞自娄生著,峡经神禹开。萧吹尚可听,柯烂若为裁。”

嘉靖二十五年,时春再次到郯山,作《郯山收麦晨归二十二韵》一诗。诗中描写了郯山风光和麦浪滚滚的喜人场面,而且可以看出时春轻松的心情,“山色百泉阔,麦风千垅清。牧童饶笛吹,山叟懒逢迎。纳稼甲旬雨,役场翼日清。宛园石绿岫,彭魄木枝撑。影动秋容暗,响传空谷声。掣牛破巩穗,联马断余茎。”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月,时春丧妻,为了纪念妻子刘孺人,他在五六月间前往华亭县的山区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在郯山山中独居时,闲暇之余,他采摘山中的樱桃,派人送给好友韩乇宗室存一子。“山墅含桃六月红,碧衣持送半筐笼,”“持将王子彤庭荐,免使遗珍滞华蓬。”(《六月山墅送樱桃因次杜韵贻宗室存一子》)郯山周围群山连绵,绿树成阴,草木繁茂,山谷中河水清澈,一派美好的自然风光。时春身居山中,观赏着自然风光和风云雷雨的变化,“四顾烟光接水光,依然云雨散昏茫,山灵自有圆明相,忍作流氛蔽太阳。”“闲爱晴空静爱泉,绝嗔汗浊漫山川。山灵有意相招引,为放清明万里天。”(《郯山滞雨祈晴题观音堂》)他还描写了深山中农夫田园生活的画面,“山色平分翠欲铺,烟光水气半天无,老农荷笠驱牛晚,别作人间一画图。”(《郯山半霁》)再看时春笔下的山村夜景,“千里长风收缩雾,孤村灯火掩荆扉,天边玉持傍人起,云里星槎人汉微。”(《喜晚霁报社》)

十、仪山。仪山位于华亭县城东侧芮河南岸,时春在《惠民渠记》中说:“(芮河)南源环王母山,山巅有古王母宫,东去四里别称为仪山。俗呼为回头山,仪州实以是名也。”仪山在河南,雨山在河北,两山南北对峙,犹如门户,芮河从其间流过。时春作《仪山歌》云:“君不见,仪山南,落花流水注深潭。君不见,仪山北,乱石拨地成逼侧。一浪双台风浪高,一片烟生秋雨色。牛马纷云画不开,蛟龙作意长天黑。昨者望云生骚忧,今者满川消不得。何似去年前年时,淖深胡骑阻关塞。”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夏秋之际,平凉天气炎热,时春去了一趟华亭,并在那里滞留了一段时间。一天,雨过天晴。仪山显得格外清翠,时春作《仪山喜霁》诗,写雨后景色和山区的清爽,“雨过团峰秀,山深城郭凉。已欣人事静,复此夏容长。东谷开孤照,南薰人众芳。屡于三伏日,避暑更徜徉。”夏天是麦收季节,农夫们头顶烈日,挥镰收割,时春也常参与农事生产,“西土高寒麦晚收,火炎盒遁始知秋,万重山里服田事,十七年来岁月流,躬耕那堪陪禹稷,老农端合向宣丘。”“时丰倘得长如此,四域三边岂用忧。”看来,平凉、华亭这一年的庄稼获得了丰收。

十一、马蹄峡和百草峪。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时春到华亭县西北部的马蹄峡(今马峡乡)游览,“走马马蹄峡,四山山色围,两崖石上出,一道水东归。踏石云腾骑,冲涛雨拂衣,正思开剑力,禹迹讵能晞。”(《马蹄峡》)他还游过“山开出翠峪,草色上青冥,低垂狼虎窟,气兼鹅霖经”的百草峪(《百草峪》)。

十二、两事沟。两亭沟位于华亭县城西北十里处,也就是今天的西华乡附近,那里是时春常去的地方。据《平凉府志·华亭寺观》记载:“(华亭)县西北十里湫头之支之下原,去县近,而山平旷,有泉错出,下为两亭沟,民或仰惠泽,故遂立祠,屡圯必修。”嘉靖二十五年夏天,时春游览了两亭沟,在《两亭沟》一诗中描写了那里的自然风光:“南亭望北亭,相对两峰青。山色遥依陇,水流曲到泾。塞烽深地暗,残照人云螟。最是晨光好,四围列翠屏。”到了嘉靖四十三年(1563年)冬至,时春干脆从平凉城移居两亭沟附近,其居住的茅屋正好与朝那庙相对,正如他在《朝那碑记》一文中说:“乃以甲子冬至,定居两亭沟之东二里许,与(朝那)祠相望。”

十三、砚峡。砚峡现在是华亭县西北部的一个乡。早在明朝时,因为这里的峡谷中生产一种石砚,故名“砚峡”。时春在《砚石作砚》一诗中描写了这种砚台,“千秋砚峡石,磨墨供吾笔。龙虎踞毫端,烟云散窟室。”自从嘉靖四十三年移居两亭沟,因为两地相距不远,时春经常去砚峡游览,特别是嘉靖四十四年元旦,时春到砚峡祀祖先,顺便观赏了砚峡的风光,他在《元日砚峡祀先》诗中写道:“山中徒祀当新岁,石上铺筵依旧堂。海色云霞明日月,风声天地助笙簧。衣冠再拜偕村老,县署三呼似上阳。无意任缘皆得意,随乡那复愠他乡。”

除了上述景点外,时春还从总体上对华亭山水风光有许多描写,如《晴望》一诗描写华亭春日景象,诗中写道:“空静浩无际,溪清水正清。升高聊四顾,极目无烦愁。晓骑残霞卷,吟蝉菀柳秋。不知时屡改,身世两悠悠。”华亭县境内多山,属于高寒阴湿山区,“山高地冷,早霜薄收,民多居板屋。依岩隈中,间稍作瓦室,今皆市之,结草庐。”(《平凉府志·华亭县风俗》)因此,这里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这些自然灾害对于本来就低产的粮田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农民经常因受灾而颗粒无收。加之官府和地主租赋,农民不堪重负,生活极其困难。时春长时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困苦多有了解,并深表同情,他在《雨雹叹》诗中先写农民受雹灾之苦,“日送仪山云,身披仪山雨,十日曾无一日睛,田家执作更辛苦,托泥带水不足言,炯炯麦芽穗中吐。”“万点寒冰进天裂,三农屠毒甚狼虎。常闻时雨为君亲,岂知淫潦为贼虏。”接着,谴责官府和地主的沉重租赋给农民带来了负担,“南山崔嵬白石烂,夏麦登场秋禾灿。典新买熟酬公私,公赋未如私家半。冰雹如银积如山,痴官见之岂等闲,不如襁负他方去,明朝且得开心颜。”    (李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