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华亭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华亭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华政发〔2022〕37号),为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市政府副市长党雪菁对《规划》进行了如下解读:
一、编制背景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系数(6.5%),测算目前我市残疾人1.27万人;现有持证残疾人9417人,持证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19.7万人)的4.7%。甘肃省和平凉市《规划》出台后,市残联及时对甘肃省、平凉市规划进行了精心研读,及时进行了调研,反复听取了各部门、残疾人工作者、各乡镇、残疾人服务组织及群众代表意见建议,确定了我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完成了起草工作。残联召开班子会扩大会、党组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后,又征求了市残工委各成员单位意见的进行了修改,6月14日召开残工委扩大会议对规划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后通过了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并提请市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
二、主要内容
该《规划》在结构框架上与甘肃省、平凉市《规划》基本一致,对41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修改。主要是:①适当添加了《华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华政发〔2016〕41号,简称《小康意见》)的内容;②涉及到的指标数据属省上和平凉市的约束性指标之外,其余均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测算、调整;③将省市《规划》中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有条件的县市区”统一修改为“有条件时”,删除了省市《规划》中的涉及省上和市上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福利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内容;④并在每项重点任务内容结尾,添加了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突出了单位分工职责。对41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细化
《规划》总体框架共分四大部分38项和9个专栏,涵盖了残疾人扶贫、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精准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权益保障等残疾人各项事业。
第一部分是编制背景。主要从五个方面总结回顾了我市“十三五”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市残疾人保障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三个方面,确定了十四五目标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主要衡量指标与省市要求相一致,主要从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两部分进行衡量,共有6项约束性指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困难生活补贴覆盖率、重度护理补贴覆盖率均为100%,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要达到95%)和5项预期性指标。
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是“规划”的主体部分,分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关爱服务、权益维护、保障措施6个方面34项内容共8个专栏,涵盖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各个方面,新规划将旧规划中的“基本公共服务”相关内容分健康和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无障碍作为专栏单列出来,体现了残疾人工作思路和重点由脱贫奔小康转变为向乡村振兴。与平凉市相比,目标任务减少了3条,分别是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福利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目标任务。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主要涉及延续脱贫攻坚政策、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大帮扶力度等3项工作;
二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包括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残疾人社会保险、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优待政策完善、残疾人基本住房安全、残疾军人和伤残人民警察抚恤优待政策落实、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对残疾人的保护6项工作;
三是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主要涉及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益5项工作;
四是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方面,主要涉及加强残疾人健康服务、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扩大康复服务供给、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和服务产业、加强残疾人服务标准化和行业管理等11项工作;
五是残疾人权益维护方面,包括提高残疾人事业法治化水平、强化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权益维护、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发展信息无障碍等4项工作;
六是保障措施方面,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发挥好残疾人组织作用、营造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明社会环境等8项工作。
第四部分是实施机制。主要是对规划实施情况监测、中期和期末评估、满意度调查以及考核提出了要求。
三、基本特点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天提交会议的讨论稿,经过了起草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审核确认四个阶段,汇集了各级各部门的智慧,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是突出了党对残疾人事业的全面领导。《规划》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的指导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对残疾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贯穿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为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文贯穿了把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在保障方面,充分考虑残疾人群体的特殊困难,强调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考虑解决好基本保障,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为残疾人群体赋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创造性,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经济参与和社会融合,发挥好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是提出了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主题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同步,都是突出高质量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了保障发展指标,我市规划确定的11项主要指标内容与省市规划一一对应,规划研究提出的总体思路目标,注重补齐短板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兜底保障与积极赋能相结合、关注需求与优化供给相结合、巩固成果与创新机制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共建相结合,目标明确;《规划》明确了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等四个方面的发展重点,明确了领导体制、投入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等八个方面的支持保障条件,夯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促进残疾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四是明确了规划的实施机制。《规划》强化了规划的实施机制,规划对每一条措施都明确了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并且提出了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估以及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下一步,市政府及各级各有关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规划》启动实施、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活力魅力实力幸福华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