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人民政府:
根据平凉市政府《关于报送2024年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华亭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平凉市“三区一城市”建设,聚焦打造“全省工业样板市”,紧扣“三百三十三提升”年度目标,持续攻坚大项目、全域优环境、提档惠民生、善治促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7.1亿元,增长4.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1亿元,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192元和14493元,增长7.3%和9.1%。
一是铆足干劲抓项目,发展动能积厚成势。持续开展“千亿大储备、百亿大招引、十亿大新增”三大行动,量质并举、大小齐抓,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精心谋划争项目。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和国省投资导向,谋划论证“两重”“两新”等领域项目308项,项目储备规模动态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争取36个中央预算内和地方政府债券项目资金5.6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086万元。全年累计争取各类资金23.89亿元,同口径增长6.5%。加大力度建项目。落实“三个一”包抓、清单管理、现场会办等措施,千方百计抓开工、促入库、赶进度,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等34个项目全面竣工,52万吨尿素、华亭电厂“上大压小”等前期项目加快推进,实施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07个,15个过亿元项目进入省级清单项目盘子。全员全域引项目。拿出满格状态、顶格标准,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县级领导带队赴北京、广东、河南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2批(次),与秦龙电力、
绿野牧歌等96家优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落地独立共享储能等项目26个;组织参加“兰洽会”等招商节会13场次,成功举办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大会系列活动,对接洽谈项目28个。全年累计完成省外到位资金71.7亿元,同比增长31.87%。
二是攀高向新延链条,三次产业扩规提质。深入开展产业赋能行动,实施九大重点产业链项目140项,预计完成产值105亿元。工业固本拓新。千万吨智能化选煤厂建成主体,300MW风光新能源发电、5对煤矿专项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科运户外等4户企业落地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化工园区认定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现场评估,将成为陇东地区首家煤化工专业园区。预计全年煤炭产量1419万吨、甲醇59万吨、发电量13.3亿千瓦时。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生态环保产业多链并进,5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二期厂房、国华和华星煤业储煤棚建成投用,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培育圣弋班、鑫泽等规上企业4户,“全省工业样板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农业稳产增效。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清退复耕1.12万亩,粮食产量突破8万吨。扎实开展新型经营主体质量提升行动,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23家、家庭农场204家。大力推广山寨北阳洼庭院养牛模式,完成5个重点养牛村改造提升,牛饲养量12.7万头,年出栏6.7万头;抓建千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6处、设施蔬菜大棚845座、保鲜库3.7万立方米,完成核桃高接换优500亩,建成300吨核桃深加工生产线,药材、核桃、蔬菜产量分别达到2.34万吨、0.39万吨和7.01万吨,马峡镇“全国中药材产业强镇”项目顺利实施。建成西华、安口林麝养殖基地,全市林麝存栏1800只。花椒、覆盆子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初见成效。三产焕发活力。全面落实“两新”政策,开展促销活动27场(次),发放各类补贴补助资金348.2万元,带动消费3860万元。培育限上商贸企业8户,河西仿真花成功签订外贸订单,进出口总额完成685万元。莲花台景区公路加快建设,米家沟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邓家塬、陈家沟等网红打卡地持续升温,田园观光、休闲避暑、红色研学等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1.7%和22.8%,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2%。
三是建管并举促融合,城乡环境优化提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因地制宜补短板、夯基础、强功能。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3个,贯通油筑滨河北路、双凤路、上关路等6条街路12.7公里,下功夫整治城区3个出入口,建成口袋公园3处,敷设燃气供热供排水管网56公里,安装街区护栏3.2公里、更换路砖2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98户,世纪花园 E区二期、愿景公园里三期开工建设,西关建材市场、东升食品作坊集中区建成运营。持续开展“五难八乱”专项整治,拆违治乱1.2万平方米。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实现数据汇聚、集成运用。乡村面貌持续向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5个,硬化乡村道路19.5公里,新改建乡村供水管网47公里,牛舌堡水厂建成投用,91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区群众乔迁新居,争创省市级和美乡村、乡村建设示范村16个,“两线两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带全面建成。常态化开展全域无垃圾航拍整治,深入实施“八改”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整洁宜居。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中央第三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事项全部办结。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治理水土流失7.4万亩、历史遗留无主矿山6776亩,完成造林绿化6622亩,人均绿地面积15.6平方米,开展环保领域执法检查300余次,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全国“两山”实践基地创建进入省级遴选推荐名单。
四是倾心竭力办实事,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坚持在发展中保 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6.7%,28件省市列为民实事全部办结。社会保障普惠共享。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落细“一键报贫”机制和“四圈管理”措施,47户173人稳定消除风险。认真落实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7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2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341人,输转劳动力3.12万人,创收10.6亿元。发放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资金7934万元,惠及4.5万名城乡群众。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10个。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华亭”工程,帮办实事1198件。圆满承办全省妇联家庭工作现场推进会,西郊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华亭二中完成整体搬迁并实现秋季招生,新增学位1800个,城区“择校热” “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新高考本科上线率90.3%,市教育局、华亭一中、皇甫学校分别被评为全省首批阅读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高标准建成市二医院门诊楼及健康体检中心,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特色科室建设,西华镇卫生院通过省级“社区医院”创建命名,上关镇中心卫生院被遴选为全国基层卫生院高质量发展宣讲机构之一,“一院一策、错位发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市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木版年画、西华浆水豆腐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全保障坚实有力。纵深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11%和29%。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重点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97.7%。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五大体系”提升落实年行动和三年治本攻坚行动,排查整改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领域安全隐患362条。成功举行“关山砺兵·2024”抗震救灾应急救援和平凉市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实战演练,市场监管局“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荣获全国十佳案例,全市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五是深化改革激活力,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注重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不懈转作风、提效能,县域发展软实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更加高效。全面完成“大综窗”改革,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信用修复等17个事项实现“一次办理”。推广“一网一端”应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9.9%。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机制,保障企业项目用地1942亩,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84亿元,清偿企业欠款1325万元。全市新增经营主体1921户,同比增长3.6%,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重点改革稳步推进。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长6.6%。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有效化解政府债务1.79亿元。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均集体经济创收23.3万元。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5户,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8亿元。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用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从严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召开政府党组会、常务会议36次,研究审定重大事项167项。定期向市委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3件,政协委员提案42件,公开政府信息1.5万余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整改各级巡视、巡察、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加强。带头过紧日子,“三公”经费逐年下降。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平凉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周边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短板,主要是经济增长承压明显,部分指标未达到年度预期目标,工业经济增长乏力,消费市场活力不强,重大项目接续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缓慢;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仍有短板,部分群众增收渠道单一,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充分均衡,保安全、防风险、守底线任重道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可用财力更加趋紧,地方债务化解持续承压。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日益凸显,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平凉市“三区一城市”和“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力实施“四强”行动,扎实做好“五量”文章,聚焦“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招商引资和争取资金实现新突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三突破一跃升”年度目标,持续攻坚大项目、全域优环境、提档惠民生、善治促和谐,着力扩投资、夯基础,打好项目攻坚战;突出延链条、聚集群,做强工业主引擎;持续兴产业、促振兴,筑牢三农压舱石;不断拓市场、挖潜力,激发三产新动能;立足强品质、增内涵,共建宜居好家园;全力抓治理、优环境,厚植生态绿底色;聚力破瓶颈、提效率,赋能改革驱动力;精心办实事、惠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努力建成“两地一市”,奋力打造“全省工业样板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华亭。
华亭市人民政府
2025年1月3日
文件下载:华亭市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pdf
政策解读:一图读懂 || 华亭市2024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