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620881/2025020010
  •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
  • 发文机关:华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5-03-20
  • 发文字号: 华政办发〔2025〕10号
  • 发布日期:2025-03-20
  • 有  效  性:有效
  • 标       题:华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华亭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 内容概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城区面山绿化、乡镇荒山造林、林果产业建设和道路绿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山川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方位提高我市绿化美化水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华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华亭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时间:2025-03-20 16:01
  • 来源:华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社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省、市驻华亭各单位:

《华亭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此件公开发布)

                                                                                                                             华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0日

华亭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厚植生态底色,共建宜居好家园,扎实有序推进我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两山”实践基地双创共建为统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城区面山绿化、乡镇荒山造林、林果产业建设和道路绿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山川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方位提高我市绿化美化水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二、目标任务

完成城乡造林绿化29736亩,其中:机关义务植树2000亩;各乡镇面山绿化(荒山造林)工程3220亩;城区道路及公园绿地绿化16亩;陇中地区六盘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封山育林24000亩;核桃高接换优500亩;果园标准化管理45000亩,举办技术培训40期5000人(次);道路绿化22条106公里。

三、建设重点

造林绿化。实施国土科学绿化五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持续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工程,突出城区城郊、乡村四旁、面山断崖、景观廊道等重点部位生态修复和治理,加快城乡绿化美化进程。

1.城区绿化坚持以公园绿地为中心,以街巷道路为骨架,以单位小区为支点,加大城市街巷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建设,着力扩大绿地面积,持续增加绿色总量,不断提升绿化品质。在河南街至莲湖路的沿河公路,栽植国槐、塔柏、白皮松、白蜡、银杏,高质量完成城区道路绿化10亩。在双凤山公园、莲花湖公园、人民广场栽植塔柏、白蜡、银杏、迎春、冬青等乔灌木和月季、格桑花、百日红等花卉,完成公园绿地绿化6亩。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  各相关乡镇

2.面山绿化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规划、规模治理”的原则,采取“包面积、包栽植、包浇水、包抚育、包成活”的办法,划定绿化责任区,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省市驻华亭单位干部职工义务投工投劳,选用Ⅰ级、Ⅱ级良种云杉、油松苗木在皇甫山完成义务植树2000亩,打造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典型。

责任单位:市直机关、企事业、省市驻华亭单位

3.乡村绿化。坚持点、片、带、网相结合,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积极开展林业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乡村生态文化“四助”行动,大力发展林果富民产业。以乡镇驻地、公路沿线、中心村驻地面山为重点,大力实施“五边”“四旁”绿化,鼓励栽植乡土树种和经济林果,按照先近山、后远山原则,集中连片,规模营造,各乡镇打造200亩以上乡村绿化示范工程1处,全市完成乡村绿化3220亩。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道路绿化。对省道203线、304线、平华一级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对缺损断档树木进行补栽补植,在出入口等节点栽植红枫、金丝柳等绿化苗木进行点缀造景。对神水路、策红路等乡村道路按照“三季有花,四级常青”建设标准栽植云杉、樱花和香花槐等绿化树种进行补植补造,全面提升我市道路绿化美化档次,打造覆盖全市的生态景观廊道。

责任单位:市林草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林草重点生态工程。抢抓国家支持“三北”工程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统筹谋划、稳步推进,严格按照工程管理要求,严把进度质量,全部落地上图,高标准打造“三北”示范工程,全面完成陇中地区六盘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封山育林24000亩;加快“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陇中地区六盘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和关山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一批重点生态项目申报进度,力争项目早日落地,推进国土科学绿化取得新突破。

责任单位:市林草中心

退耕还林补植。对历年退耕还林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不到国家验收标准的地块,及时组织退耕户,按照原作业设计树种密度和技术要求,选用国家规定的Ⅰ、Ⅱ级良种苗木,确保完成退耕补植17935亩。并对未成林地开展除草抚育,促使尽快郁闭成林。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生态旅游产业培育。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依托陇窑古镇、西华镇省级森林小镇、米家沟省级森林公园和大南峪旅游乡村,坚持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绿色游和红色游相结合,果园采摘体验游和乡村休闲游相结合,加强造林绿化,加大景区道路建设,打造生态景观,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精心培育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森林生态旅游品味。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森林小镇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切入点,立足当地浓厚农耕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在西华镇什民村、阳关村邓家塬栽植白皮松、樱花、速生柳、香花槐、刺柏等树种,全面完成西华镇省级森林小镇巩固创建工作。同时,将生态发展与和美乡村创建工作相结合,在东华镇裕光村(省级和美乡村)、策底镇红旗村(省级和美乡村)、马峡镇双明村、山寨乡峡滩村、安口镇吴家堡村、策底镇策底坡村、西华镇王寨村、河西镇杨庄村、西华镇兴民村、神峪乡下关村、东华镇北河村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栽植云杉、油松、香花槐、紫叶李、日本晚樱、海棠等绿化树种和核桃、花椒等经济树种,变产业为景观、变田园为风景、变乡村为景区,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各相关乡镇

2.林果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神峪乡核峪淼、绿森源等核桃果园高效集中区发展优势,发挥示范效应,加快建设核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精品果园旅游线路,组织开展花期观光、赛园赛果、采摘体验等果旅融合活动,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做大森林生态旅游文章,发展生态田园、森林康养等林旅融合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开展乡村休闲观光、农耕文化和农家菜品尝等活动,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乡村、森林人家,丰富森林旅游内涵,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责任单位:市林草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3.古树名木保护。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分级发布古树名木名录,完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平台,统一制作悬挂古树名木标识牌和二维码,集中实施珍稀古树抢救复壮工程,深度挖掘和弘扬古树文化,打造一批古树文化村、主题公园和古树名木旅游景点,真正让“古树风景”转化为“生态经济”。

责任单位:市林草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经济林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倍增行动巩固提升计划,在神峪乡张家磨村、袁庄村、下关村建设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1350亩,进一步加快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等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华亭核桃“甘味”品牌。制定果园标准化管护技术规程,优化技术人员包抓果园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增施有机肥、整形修剪、间作套种、铺设园艺地布、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对挂果迟、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高的低产园开展高接换优改造改良品种,增加产量、提升效益。在上关、神峪、安口、东华、西华、砚峡等6个重点乡镇完成核桃标准化管理45000亩,创建示范点6个2000亩;高接换优品种改良500亩;举办技术培训班40期,培训果农5000人(次);核桃产量突破4000吨,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各相关乡镇

林下经济发展。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林下种养、采集加工、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观光游憩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3家,林地流转3000亩,林权抵押贷款300万元,大力推进马峡镇车厂沟村、大岭村,砚峡乡东沟村等3个试点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华亭市慧源麝业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兴昌养殖场和砚峡乡东沟小渔村林下经济发展典型3家,力争林下经济产值达到5000万元。

责任单位:市林草中心  各相关乡镇

四、工作要求

各乡镇面山绿化要选择公路沿线疏林地、宜林荒山荒沟荒滩、废弃地、边角地及房前屋后等公共空间,开展造林绿化,着力打造树成行、枝成荫的生态绿美乡村。坡度较小的地块采用水平台方式整地,水平台面宽1米,外沿高20厘米,每隔2米修15厘米的匀流横档,长以地形而定;坡度较大的地块要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前提下,采用鱼鳞坑方式整地,长径50—70厘米,短径40—60厘米,里低外高,筑实边埂。苗木选用以四季常青的乡土树种云杉为主,株行距2×3米,每亩111株,苗高0.5米以上,必须是国家规定的Ⅰ级、Ⅱ级良种苗木,要求根系完整,顶芽完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推行市级领导联系包抓联建责任制,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督促调度,统筹做好进度安排、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各乡镇把春季造林绿化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周密部署,统筹兼顾推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靠实工作责任,加快建设进度。林草中心要跟进督促检查,加强技术指导,提高造林质量。

(二)精心实施,密切配合。准确把握工作总要求,找准工作着力点,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凝心聚力抓发展、同频共振促落实。各乡镇要抽组精兵强将,确定包抓领导和技术人员,落实分片包抓责任制,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造林绿化任务。各部门要紧密协作配合,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造林绿化工作,迅速掀起造林热潮,形成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协同推进、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三)强化督查,确保质量。全面落实造林绿化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监督考核。造林期间,林草中心负责通报进度,并适时督促检查,及时汇总上报进展情况。造林结束后,市上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造林绿化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

(四)全面宣传,营造氛围各责任单位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土绿化的重要意义,增强全社会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绿色生态的民生福祉意识,提高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自觉性。融媒体中心要及时报道造林绿化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用突出的典型和样板引领带动造林绿化上质量、上水平。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造林绿化、人人关爱树木园林、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

附表:1.华亭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任务表

2.华亭市2025年乡镇造林绿化任务表

3.华亭市2025年核桃产业建设任务表

附表:1、2、3 华亭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工作任务表 .xlsx

文件下载:2025年华亭市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方案.pdf

政策解读:华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华亭市2025年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