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东华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6-20 08:45 来源:华亭市东华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trsqwl
分享到:

华亭市东华镇(以下简称东华镇)为一类乡镇,正科级建制。

一、总体介绍

东华镇位于华亭市城郊,东、南接安口镇,西连西华镇、马峡镇,北邻策底镇、砚峡乡,距平凉市55公里,距宝鸡市150公里,至省会兰州市350公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流的中心区域。

东华镇以“东华观”(已废)古建筑而得名,乡镇原驻地在县城南大街(现东华宾馆院内),1949年10月成立中共城关区委会,同时成立区公所。1955年10月撤销城关区建制,改为东华乡,1958年9月成立东华人民公社,1958年12月划归平凉市,1961年12月又归属华亭县,1983年11月改为东华乡人民政府,1984年7月撤乡建镇,2006年1月迁入新址华亭市仪洲大道223号。

全镇辖东华、西关、东峡、前岭4个社区和庞磨、北河、黎明、王峡口、南村沟、裕光、刘家沟、月元8个村,72个村(居)民小组,总面积84.1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3053.78亩,有回、藏、维、满、东乡、蒙等8个少数民族群众,占全镇总人口数37%,截至2024年4月,全镇总人口5552户20629人(其中:农业人口11774人,非农业人口8855人),工农业总产值11.3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500吨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万元。

镇域内现有东升集团、银泽实业、西阜实业、三兴生态等4户集体企业和宏源牧业、金恒农牧等2户农业龙头企业,以及金田源、振怡、荣达、文波、仪洲绿等1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了黎明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宏源肉牛屠宰生产线、东华镇现代化平凉红牛养殖基地、黎明川蔬菜交易批发市场等产业实体,全镇着力发展肉牛、核桃、蔬菜、旅游等主导产业,现有肉牛4860头、核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蔬菜大棚500余(座)棚,镇域内交通便捷,镇村道路网络四通八达,平华路贯穿南北,华石路及G344线贯穿东西,聚焦“魅力东华·五彩田园”文旅品牌,打造了“黎明川-裕光”精品一日游旅游环线,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24年全国“四季春晚”示范展示点,全省乡镇企业示范区、全省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全省民族团结示范乡镇和甘肃省、平凉市卫生先进单位及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职责

东华镇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乡镇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履行职责过程中。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主体责任,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纪律建设,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工作,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二)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 署,制定完善经济发展规划,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和社区工作;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

(三)组织制定和实施村镇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政、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社会事务,保障妇女儿童、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四)加强综合便民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推进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发展,强化防汛防火、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五)加强平安法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做好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省政府下放权限统筹做好综合执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六)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导村(居)民自治,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村(居)务、财务公开和农村社区建设,组织村(居)民和单位参与村(社区)建设和管理。

(七)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内设机构

(一)东华镇设下列股级内设机构。

1、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基层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工作,做好辖区内党组织的设置调整和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等工作;指导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督促村级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负责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工作。

2、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镇党委、政府日常事务办理和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意识形态等工作;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保密、信息、会务、调查研究、档案、妇联、督查考核、政务公开、财务、后勤保障等工作。

3、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划;负责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主动创稳、国家安全、信访维稳、禁毒防邪、戒毒康复、扫黑除恶、人民调解等工作,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维护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4、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拟订实施各类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负责防汛抗旱、火灾、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负责各种防灾救灾物资的保障维护、分配管理和监督使用等工作。

5、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无垃圾整治及“河长制”责任落实等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生态环境污染事故与生态破坏事件查处;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6、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负责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劳动保障、卫生健康、计划生育、民政事务、教育等工作;承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镇食药安委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设监察室,为华亭市监委派出机构,与镇纪委合署办公。设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维护、拥军优抚、信息采集等相关工作。设人民武装部,负责国防动员、征兵、民兵训练、预备役管理工作。设人大办公室,负责人大工作。退役军人服务站、人民武装部、人大办公室均不计入机构个数。

(二)东华镇设下列事业单位。

1、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负责农业农村、土坯房消除、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驻村工作队、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负责农林水牧渔等方面的技术引进、推广、服务和应用等工作;负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产业开发等工作,指导组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负责科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等工作;负责各类技术人才和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业务指导等工作;负责各类农业灾害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动植物疫病防控防治等工作;负责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工作,培育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等工作。负责村镇建设、园林绿化、卫生清理、防污减排、土坯房消除、改水改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负责各类农业项目建设和水、电、气、暖、通讯及其他公共事务的服务协调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农民培训、劳务输转及农村集体经济等工作;负责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2、党群服务中心。负责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指导村社便民服务站和网上服务站点建设工作;修订完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等,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各项工作;负责集中受理社会保障、民政、财政、文化、土地、规划、农业、林业、卫生健康、农机推广等各类便民服务事项。

3、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承担乡村舞台建设、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农家书屋建设、乡村特色旅游开发服务职责;负责文化建设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负责文化广播影视服务工作;负责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旅游资源;负责辖区内文物保护、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开发。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负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创建活动等工作;负责基本网格单元划分,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多网合一”工作;负责整合党的建设、综合治理、村社治理、数字城管等各系统指挥信息资源,做好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的建设、管理维护、技术服务、信息监测监控等工作。

5、综合行政执法队。依据授权承担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集中行使交通、农业、乡村文化市场、生态环境、绿化、林政、村镇规划等领域的行政监督权和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负责处理辖区内重大行政违法案件和市政府指定查处的行政违法案件,完成辖区内重大、临时、突发事件的执法工作、违建拆除和重大执法保障任务。

通讯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仪洲大道223号

负责人姓名:孟会明

邮政编码:744100

办公电话:0933-7731643

办公时间:上午 8:30—12:00   下午 14:30—18:00